目前所在的公司规模比之前小非常多,工作所涉及到的面就会非常杂。因为前段时间工作需要做一些设计,就决定趁机学学看,并借此机会读完了《平面设计完全手册(Grafik und Gestaltung)》这本书。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联想到一些之前的奇怪经历,也有很多奇怪的总结和联想,于是这篇的目的就是记录一下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平面设计完全手册》这本书作为对平面设计的扫盲书或者基础入门书来看待的话是很棒的,这本书覆盖了关于基本设计原理的内容、形状和颜色的选用和含义、色彩和谐、图像设计和信息传达、文字排版、设计栅格、企业和徽标设计以及基础印刷交付的相关内容,并且每个部分都很详细的讲述做出怎样设计的原因以及通常情况下建议的做法。不过由于这本书原书是德语的,于是文字字体和排版的很大篇幅是讲述西文排版才适用的内容,对于国内中文排版或许帮助不大。另外可能也是因为近似的原因,书中对于一些术语以及涉及到的人名或书名并未给出原名,对于想要进一步了解背景或细节的情况可能会增加难度。

这本书是 16 年的书,于是一部分涉及的内容可能有点过时,尤其是提及前端/网站界面设计的相关内容,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人们对艺术的认知总是和所在的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背景有很强的关联的,这也是讲述原理比讲述“万能设计公式”更有意义和重要的地方,于是即便时间推移,只要基于一些理念来找到或归纳得到适用于当下的规则就好,况且就拿当下的应用场景之一的前端举例,目前的前端娱乐圈现状,每隔个半年不知道又会冒出多少东西…

Pizzicato = stupid

艺术作品和平面设计作品的概念蛮近似但实际多少有些差异,相对普通的艺术作品创作而言,艺术本身就可以作为目的,而平面设计则总是服务于特定的功能性的目的。平面设计显然也可以被涵盖在艺术作品的范畴内,而艺术作品本身也是透过作品本身对作者某方面思想或意图的传达,但大致可以认为,平面设计的目的本身是希望信息传达的过程无阻,让受众尽快的理解和接受信息,而艺术作品进行信息传达则不受这样的约束,可以很晦涩吧。

这样“形式服从于功能”的事情也可以类比到其它方面,例如音乐和商业作品配乐(Stock Music),后者显然也属于音乐,但信息传达的目的性也就更强。当你希望渲染悲伤情绪的时候应当如何配乐,如何让受众一听就知道这个人在干蠢事,如何让这里听起来能彰显我的企业很大气很牛逼之类。这里不得不联想到看过的 Tantacrul 频道的两个视频,Stock Music & Reality TV - How to Misrepresent the WorldCorporate Music - How to Compose with no Soul。尽管这两个视频都在批判这样的声音或音乐设计安排丢掉了其作为“艺术”的灵魂,但我觉得其实这也正是商业作品音乐和音效安排设计的目的,绝对的“形式服从于功能”。

但说实话,日常生活中的设计场景并未有上面提及的两个视频展示的那样极端,例如可以试着听一下这段音乐然后思考可以联想到什么。为游戏的沙漠关卡和丛林关卡配乐,换做自己的话配器选用会是怎样的,联想所玩过的游戏,这些游戏中的对应关卡的配器做法是否恰当。Tantacrul 所批判的大概是失去灵魂的音乐和对受众观感的刻意影响,而我们平时设计所需要做的大都只是仅仅希望作品能更好的服务于信息传达而已。

谈及“服从于功能”,就必然联想得到界面交互设计,同样出自 Tantacrul 频道的对 SibeliusMuseScore 3.xDorico 的界面交互评价视频也很有趣,大致讲述了对应软件的交互设计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怎样才能改进。我希望我的用户能在看到界面后一眼就知道这里是干嘛的,我希望用户在进行这样的交互后呈现的结果最符合直觉,我希望用户看到这样的效果呈现后不会感到困惑。达到这些目的,也就是界面交互设计的目标了。Blender 在 3.x 版本后进行了界面的大换新,使得其易用性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而 Inkscape 和 Audacity 则因为其难用的交互,始终难以获得更多的用户,不过 GIMP 就不再提了,因为它的痛点不在界面交互。

这里非常想提的就是 Firefox 了。作为一个老牌浏览器,目前市场份额却小的可怜,我觉得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用户体验,而这里要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它的搜索引擎功能了。打着网络自由和用户可控旗号的 Mozilla 的产品 Firefox 至今(截至目前,Firefox 最新版本为 89.0.2)无法手动输入网址来添加搜索引擎,而实际要添加搜索引擎,若不从其提供的中心化的扩展商店添加搜索工具的话,就只能希望网址本身支持 opensearch 然后从地址栏添加,或者在网站的搜索输入框右键选择“为此搜索引擎添加关键词”来添加搜索引擎了。

看到这里你或许觉得这还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实际操作会发现,若网址支持 opensearch,通过地址栏选项添加的搜索引擎会在设置里的搜索引擎列表里展示,而在网站的搜索输入框右键菜单所添加的则并不能在那里找到,实际会发现添加进去的是个书签!为什么一个浏览器会有两个不同的地方表示搜索引擎这个概念呢?为什么要在两个不同的地方管理它们呢?

这还没有完,若你是 Firefox 的 Power User,你可能知道 Firefox 也有类似 Chrome 的 Tab to Search 功能,在地址栏输入搜索引擎的前几个字母后按下 Tab 即可补全搜索引擎的名称并允许接下来直接输入要搜索的关键词开搜,然后你可能会联想到上面“为此搜索引擎添加关键词”的文案。哦!那就是说,我右键菜单添加的搜索引擎里输入的关键词就是 Tab to Search 里可以用的前缀咯?然而并非如此!只有 opensearch 添加的搜索引擎或者从它的中心化的扩展商店添加的搜索工具才可以被 Tab 补出来。并且即便是同一个前缀,若你输入的过快,你 Tab 出来的搜索引擎和输入较慢时可能还并不是同一个。

同样的需求放在 Chrome 里,就没有那么多问题了。Chrome 会自动添加访问过的支持 opensearch 的站点到所有搜索引擎列表中供用户选择,若所需站点不支持 opensearch,用户也可以在设置中手动添加。Chrome 并未像 Firefox 一样在多处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相同概念的内容,并且其 Tab to Search 补全的搜索引擎也不会根据输入速度产生差异。

这样的区别其实就是用户界面和交互设计要注意的内容了,进行用户界面和交互设计的目的是服务于功能,而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就是,怎样进行设计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功能了。

视觉游戏

于是在研究设计原理的时候,随着这些原理的学习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之前所看到的,非常契合这些原理的内容。例如“河南北京/河北南京”的路牌梗图(接近律),看到图片中不存在的正方体(完整律),AB方格的颜色到底是否相同颜色恒常性)以及舞者到底在往哪个方向旋转(完整律)等。依稀记得小时候去新华书店会在某个区域看到的一本叫《视觉游戏》的书上都是这样的图非常有趣,这本书还分好多册,后来就再也找不到这本书了,网上也没有搜到这本书1

最初看到这些图片时只觉得好玩,到如今自己竟然会去了解并学习和研究其背后的原理,确实是没想到的事情。理解这些特性和视知觉原理可以在设计时规避很多潜在的问题,了解一些设计方式的原因,且能恰当利用这些有趣的特性是可以做出有创意的设计。此之外的事情就是我还是非常想找到那本《视觉游戏》的原著,所以如果你恰巧知道这么一套书存在,希望可以告诉我相关的信息…

自己和身边的例子

一本但凡有点内容的设计书都肯定会讲到类如点线面的作用,形状的作用和含义以及色彩和谐之类的内容。这篇文章本身不是笔记所以这里不打算罗列具体内容,不过在了解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则总是会让我联想到之前进行设定图委托2的那段时间了解到的知识。依稀记得当时为了了解合适的设计方式,知道了“互补色”,“邻近色”之类的词汇,但也只是半懂不懂的乱用,读过此书才知道应该从色彩和谐的角度来理解用色的方式和原因。以及最初进行委托时问及了一些设计方案是否妥当的问题,得到的答复(大致上可以理解为)是画师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原有设计参照来构造和谐和/或对比,而看过书后也确实理解了这样做法的原因以及若自己需要这样做时应当采取的行动(怎样构造动感,怎样产生和谐之类)。

这个过程有点像是从甲方的思维方式到乙方的思维方式的演变,但或许也应当叫透过现象逐渐认识了本质。当然,角色设计和插画与一般的广告和用户界面平面设计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吧,这本书提到的内容或许也没有那么的详实,比如…我在委托过程中进行的提问,对方关于“形式感”的相关回答,我还没有找到相关的详细描述并且并非完全理解其含义。其它的书中未涉及的概念大概也会有很多吧。

当然,除了自己的例子之外,也会理解一些别的身边的事情对应的原因,例如在了解印刷交付相关的专色和校色打样等概念后,就理解了码喵为何需要购买昂贵的潘通色卡。理解企业设计相关的基础概念后也逐渐开始理解为什么一些海报一眼就看得出是哪家公司的,以及他们怎样达成了这样的目的。尽管平时生活中身边可能存在无数多相关的例子,自己平时可能也选择了无视掉背后的原因,透过这次学习的机会能了解到这些内容的就里还是很有意义的。

批判一番

学习过程当然也有联想过其它的设计作品,当自己觉得某个作品丑时,会开始思考它为什么丑,丑到了哪里,怎么才能让它不丑,以及这种思考有时还会扩展到其它领域,比如交互设计,角色设计,TVCM3。但可能由于自己懂的还是太少,这种尝试并非总是有让自己满意的结果,于是想想就知道,要学的东西大概还有非常多吧。

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总是想“单独开篇博客喷它丫的一下”,来吐槽我为什么觉得某个软件或者产品或者作品糟糕,糟糕在了哪里,但终归没去写。这些“东西”里有的是自由软件,故拿出来批判也要给出建设性的建议才算是真的有意义,而这样写下来一篇恐怕也是要相当耗费精力的吧。

当然这里毕竟只是写一下我这种想法存在,于是这里就不再列出我到底都想批判什么东西了,不过这样的“批判一番”的想法我觉得还是有意义的。真的去从现实生活的真实例子去进行反思,应该才能帮助自己做出真正好的设计吧。或者说,才能让自己的设计作品少坑一点爹吧(((

最后

那么看过那本书之后,我是不是以后的设计作品就会很美观,不会很抠脚了呢?我估计答案是大概仍然会很挫。换成炒菜的话,或许我还是会做出很难吃的菜,但当吃到别人做的菜时,我的评价至少能从单纯的“好吃”或是“难吃”演变成“使用了哪些调料导致了很好的口感”或是“在哪个阶段火力欠佳导致了糟糕的口味”,当自己炒菜时,也会自然而然的在这些地方多加留意吧。所以有了这次所学到的东西,以后的产物大概至少会从“挫到不能看”变成“也不算是惨不忍睹”的程度,并且对于朝哪个方向学习以及如何改进方面有了更清楚的认知。当然,我也不清楚后续我是否会有机会接着进行这方面的学习,若有机会,应该肯定会去深入了解吧。

最后惯例。2021年8月15日22点27分。

  1. 在写完这篇文章后搜索好像找到了…似乎是这本以及同系列的几本书。不知道为啥之前没能搜到。 

  2. 若不清楚含义,可暂且理解为一种角色设计相关的委托,此处不阐述相关含义。 

  3. 实际想喷的是电梯广告。